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,高層建筑越來越多,為了解決人防工程及車庫的需要,地下室的建設越來越多,隨之而來的基坑工程施工也越來越多,其開挖深度也越來越大,目前的基坑深度大都超過了
1 深基坑監測的意義
深基坑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告訴我們,理論、經驗和監測相結合是指導深基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的正確途徑。對于復雜的大中型工程或環境要求嚴格的項目,往往難從以往的經驗中得到借鑒,也難以從理論上找到定量分析、預測的方法,這就必定要依賴于施工過程中的現場監測。首先,靠現場監測提供動態信息反饋來指導施工全過程,并可通過監測數據來了解基坑的設計強度,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標提供設計依據。第二,可及時了解施工環境——地下土層、地下管線、地下設施、地面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所受的影響及影響程度。第三,可及時發現和預報險情的發生及險情的發展程度,為及時采取安全補救措施充當耳目。
從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可知,由于部分單位不重視基坑施工過程的監測,從而造成了較嚴重的工程事故,甚至造成了人員傷亡事故。如基坑圍護結構的失穩,周邊建筑的裂縫及地下設施的破壞。因此,當前對于超過4.0m深的基坑開展監測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,同時,為設計、施工更復雜的基坑積累經驗。
2 深基坑監測的內容
深基坑施工,必須要有一定的圍護結構用以擋土、擋水。圍護設施必須安全有效。根據基坑工程的設計安全等級及周邊環境,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,基坑監測的項目可按下表執行:
序號 |
現場監測項目 |
基坑工程安全等級 | ||
一級 |
二級 |
三級 | ||
1 |
自然環境(雨水、氣溫、洪水等) |
△ |
△ |
△ |
2 |
邊坡土體頂部的水平位移 |
△ |
△ |
△ |
3 |
邊坡土體頂部的垂直位移 |
△ |
Ο |
× |
4 |
圍護結構的水平位移 |
△ |
△ |
△ |
5 |
圍護結構的垂直位移 |
△ |
Ο |
× |
6 |
土體分層豎向位移 |
△ |
△ |
× |
7 |
基坑周圍地表沉降 |
△ |
Ο |
× |
8 |
基坑周圍地表裂縫 |
△ |
△ |
Ο |
9 |
圍護結構的應力應變 |
Ο |
Ο |
× |
10 |
圍護結構的裂縫 |
△ |
△ |
Ο |
11 |
支撐與錨桿的應力和軸力 |
△ |
Ο |
× |
12 |
基坑底部回彈和隆起 |
Ο |
Ο |
× |
13 |
地下水位 |
△ |
Ο |
× |
14 |
墻背土體側壓力 |
Ο |
× |
× |
15 |
墻背土體孔隙水壓力 |
Ο |
× |
× |
16 |
周圍建構筑物的沉降 |
△ |
△ |
△ |
17 |
周圍建構筑物的水平位移 |
Ο |
× |
× |
18 |
周圍建構筑物的傾斜 |
△ |
Ο |
× |
19 |
周圍建構筑物的裂縫 |
△ |
△ |
Ο |
20 |
周圍重要設施(包括地下管線)的變位與破損 |
△ |
△ |
△ |
21 |
基坑周圍地面超載狀況 |
△ |
△ |
△ |
22 |
基坑滲漏水情況 |
△ |
△ |
△ |
注:表中符號△表示必測,Ο表示宜測,×表示可測。
根據不同安全等級的基坑,對監測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,可以對基坑工程的施工、設計進行適時指導,從而能夠達到防止基坑工程事故發生的目的。
3 基坑監測單位的要求
目前,由于基坑工程的監測剛剛起步,許多基坑工程的施工在報建時,均有基坑監測的設計,監測工程往往都是由施工單位承擔。但在實際工程施工的過程中,施工單位根本就未對基坑工程進行必要的監測,另外,施工單位由于自身技術力量及設備儀器的限制,在基坑的監測過程中,很難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,故基坑監測所起的作用也將得到削弱,甚至有時施工單位為了工程進度的需要,對周邊建筑物破壞及基坑發生較大變形的關心不夠,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,也使得在基坑施工過程中存在著不可預知的安全隱患。為了確?;庸こ痰陌踩?,應由第三方(監測單位)對基坑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監測,并根據監測的數據分析結果對基坑的安全進行評價分析,從而保證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。
4 結束語
盡管深基坑施工在我國得到重視已有十多年的歷史,但由于地質資料工程的復雜性和地區性,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理論規范,設計者的依據仍然都是地質勘探資料和室內土工試驗參數,再用經典力學理論來推算設計指標;其中,一方面是,復雜的地下環境被理想化和模式化了;另一方面,為了工程安全,各類設計安全指標往往取得很大,這樣,就大大加大了工程的投資。所以,好的設計方案,把指標取值定位在臨界點上,在施工中,再靠監測的動態信息反饋來保證施工安全;這樣的方案,應該講是最為經濟有效的。然而,目前的建筑市場上的投資者并不都理解這一點。他們往往拉掉監測或減少監測內容和次數來降低自己的投資支出。
由于基坑工程施工環境太復雜,各類基坑施工大小問題經常發生,特別是深基坑施工,保險系數定得再大,現場問題還是防不勝防。周邊地區基坑塌方的案例給我市建筑市場敲響了警鐘。因此,在基坑施工期間必須請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監測;監測數據必須由監測單位直接寄送各有關單位,對于日變量及累計變量均較大時,報告上必須加蓋紅色報警章,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證基坑施工的安全。